“春捂”到底该怎么捂?正确姿势解锁!

2020-04-02


民间常说: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

春天在我们不经意间已经悄悄来到,然而春天万物复苏,也是各种病毒活跃的时候,加上寒气还未完全褪去,乍暖还寒,人们过早脱下棉衣,使抵抗力降低,身体也就容易生病!


穿得太少


春天虽说气温已经回暖,但总体来说还是偏冷的。如果宝宝穿得太少,很有可能着凉,继而引发一些腹泻、流鼻涕、打喷嚏、腹泻、呕吐等症状。


捂得太多


宝宝新陈代谢快,长时间被厚重的衣物包裹,会导致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,身体温度越来越高,继而引发高热、脱水、缺氧、昏迷,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,就是我们所说的“捂热综合症”。


春捂,该如何给宝宝捂?






01


捂重点部分


背部:宝宝背部着凉了,容易感冒。宝宝在室外玩耍时,不要捂太多,否则容易因出汗多、背湿凉而患病。

腹部:宝宝脾胃功能未发育完全,若腹部着凉,易引发肚子疼、腹泻等症状。

足底:俗话说“寒从脚起”,足底是人身体中最敏感的地方之一。宝宝的小脚暖和了,身体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。



02


在正确时间捂

春天冷空气频繁,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是“春捂”最佳时机。因为许多疾病如感冒、消化不良等的发病高峰都与冷空气和降温密切相关。因此,妈妈们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给宝宝增添衣物了;

当昼夜温差大于8℃时就需要捂了;若气温持续在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,就可以不用捂了。


03


在家怎么捂

家里在早上太阳出来后或中午时要开窗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减小室内外气温差异;

春季在家的话可以给宝宝穿棉鞋和稍厚一点的袜子,以免宝宝足部受凉;晚上睡觉时宝宝盖的小被子可以适当厚一点,但要注意不要给宝宝穿较厚的睡衣睡觉,或者给宝宝盖得过厚。如果捂得太热了,宝宝反而会因为踢被子而着凉。


04


出门怎么捂

宝宝从室内到室外活动,要对比室内外温度,适当增添或减少衣物;

宝宝在室外玩得满身大汗时,要先给他把汗水擦干后再减少衣物,待体温恢复正常时再增加衣物。



幼儿春季穿衣指南





在穿多少这个问题上,我们平常认为的“孩子要比大人穿得多”的想法,其实是个误区。三岁以上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表达冷暖,应多听听孩子的感受,不要盲目捂着。

医生建议,判断孩子衣服是否穿得够,有两种办法:一摸锁骨二摸背。如果锁骨是温热的,说明衣服穿得不多不少;如果后背干燥且温热,穿得也正好,如果后背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,显然孩子需要及时减衣了。


一般情况下,幼儿穿衣服遵循下面的原则:


➤ 相同的气温,新生儿穿的比成人多一层

➤ 不足1周岁的幼儿颈部温热而手脚偏凉是正好的,如果手脚较热,可能穿多了

➤ 1~3岁的幼儿动个不停,穿的衣服比大人少一件

➤ 3岁以上的幼儿和成人穿的基本相同,甚至有时也可以比大人少一件。其一是因为幼儿园的活动较多,孩子们跟着老师动动手动动脚,非但不会冷,反而会有些热;其二是为了适当锻炼幼儿的御寒能力,以增强孩子的体质。





分享